【焦点热闻】赎回费率机制优化 债券基金呼唤“耐心资本”

来源:新浪网时间:2025-09-15 08:02:54

新华财经上海9月15日电 在债券基金生态中,银行理财、保险资管等机构既是主要持有人,也是维持负债端稳定性的关键力量。

长期以来,理财资金习惯将短期纯债与中长期纯债基金作为“流动性管理+增厚收益”的工具,但交易导向的考核机制和频繁申赎,往往放大了市场的短期波动。

随着赎回费率机制优化等制度信号的释放,市场各方越来越期待“耐心资本”走到台前,弱化短期博弈,延长持有周期,让公募基金的投研和风控能力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中发挥作用,从而实现穿越周期的良性循环。


【资料图】

从持有人结构来看,机构投资者在债基生态中占据主导地位。2025年上半年数据表明,机构投资者整体持有公募基金的比例为48.12%,其中债券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高达82.79%,远超混合型基金和FOF等零售属性更强的产品(分别为18.32%和9.21%)。

这一差异说明,债券基金本质上是一个高度机构化的市场,其稳定性高度依赖于理财产品和银行自营资金的“耐心”程度。然而,现实中债基却长期被贴上“工具人”的标签。一旦市场波动加剧,理财端资金往往快速抽离,基金经理被迫割肉以应对赎回压力,牺牲长期价值。这种恶性循环削弱了债基的投资吸引力,也让基金经理与销售团队承受巨大压力。

债券市场当前最需要的,是银行和保险等机构给予公募基金更多耐心,公募基金本身具备多方面的优势,这些优势需要时间才能显现。

一是机制完备。公募基金自诞生以来,借鉴了海外成熟市场的框架,率先完成净值化转型,建立了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完善的法规体系,并在IT与风控方面持续投入,使投资过程和结果可追溯、可比较。

二是真实净值化。公募债基每日净值如实反映市场波动,市场上涨时净值提升,市场承压时净值回落。这种“真实净值化”虽然意味着波动更大,但也让风险与收益关系更透明。

三是灵活配置。在低票息环境下,债市收益越来越依赖利率择时与信用博弈。动辄数百亿元体量的银行理财“船大难掉头”,难以及时调整仓位;而规模数十亿元的公募债基则能通过久期和信用的主动调整,把握市场机会。在票息水平较高时,公募债基还能通过精选短久期债券并持有到期,为投资者带来稳健回报。

四是专业投研能力。公募基金依托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投研团队,能够更精准地评估信用风险、优化投资组合结构,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健的收益体验。

五是流动性与透明度。公募基金通常支持灵活申购和赎回,能满足投资者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。同时,每日估值、定期披露持仓和业绩,使投资方向与风险特征公开透明。

债券基金需要的不只是“买入”,更是“被长期持有的权利”。

当银行和保险以“耐心资本”的姿态与公募基金形成长期伙伴关系,负债端趋于稳定,交易端趋于理性,公募基金的投研、信用和风控能力才有机会转化为可持续的收益曲线。

唯有更多“耐心资本”的进入,市场才能真正筛选出具备主动管理能力的优秀管理人。对债市而言,这不仅关乎债基自身的发展,也关乎整体市场效率的提升。

编辑:王柘

标签: 中国财经信息网 机构债券

责任编辑:FD31
上一篇:中美在西班牙就有关经贸问题举行会谈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精彩图集(热图)

热点图集

最近更新

信用中国

  • 信用信息
  •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
  • 网站文章